

第二批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开展中,安徽医科大学聚力改革,向师生问计,即知即改、立行立改,努力把主题教育实践,转化为培养大国良医、助力健康中国的强大动力。
【实况】请12号同学,把显微镜的镜台调成放大......
随着安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于上月起陆续投入使用,该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,开始使用数码显微镜上《病理切片观察》课,不仅观察更精准、方便,观察结果还能实时投影,让老师随即点评。
安徽医科大学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 学生 张弛:比以前就是要精准很多,以前的那种旧式的显微镜,要眼睛看很久的目镜 慢慢地调,成像之后还需要用手机去拍摄。
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教师 李菲菲:跟以前相比,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,实验课里面所关心的这些难点,包括一些就是瓶颈的问题,在这个(条件)改善之后,我们都觉得有大幅度地提升。
实验课条件的改善提升,正是因为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在主题教育开展期间,检视梳理问题时,对师生普遍反映实验课存在设备老化、场所狭小等问题,加快推进了学校实验中心建设,10月底,总面积4.6万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提前投入使用。
安徽医科大学实验教学中心 主任 汪思应:目前这个实验室建设上面,在全国是处于领先地位,改变了我们学校以前实验空间不足这一个问题,就实现了我们真正以学生为中心,以学生动手能力为基础的培养目标。
医学教育,一头连着培养大国良医,一头连着健康中国。为了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优质医疗资源紧缺问题,该校第一附属医院通过开设互联网医院、加大手术机器人引进、推广力度等措施,有效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供给能力。就拿这部全省首台“达芬奇”手术机器人来说,目前已应用到泌尿外科、普外科、心外科多科室,出色完成各类手术1000多例。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周俊:原来必须三到四位医生完成手术,我现在两位医生就可以完成,另外它的精细度也远远高于我们传统的手术,对患者也是带来更大的好处。
主题教育开展以来,安徽医科大学聚焦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,注重开门办教育,建立问题、任务、责任、标准“四清单”。通过边学边查边改,确保整改措施落到实处。
安徽医科大学党委书记 顾家山:通过这次主题教育,全校上下更加坚定了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这种担当,这种使命,也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和治病救人的双重责任,办人民满意的大学,培养大国良医。
新闻链接:http://www.ahtv.cn/c/2019/1126/001348974.html?spm=zm5057-001.0.0.1.rcQBxY
编辑 孙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