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本报讯( 孙林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汪漪/文 余红霞/图) 采用切板机作业中,肥东县51岁的余先生不慎被切断了手腕。日前,在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经过7个多小时的断腕再植手术,余先生的手腕被成功接回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患者恢复状况良好,手指已经可以轻微动弹。
余先生是肥东县撮镇的一名工人,11月15日上午10点,在与工友配合采用切板机作业的过程中,由于操作失误,余先生整个手腕被瞬间切断,断离的手掌掉落在地上,顿时鲜血直流。工友赶紧将余先生送至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手足显微外科救治。
据安医大一附院高新院区手足显微外科主任周洪翔介绍,患者属于切割伤,送至医院时,受伤的腕部血管、肌腱和骨头等外露明显,且距离受伤已经过去6个小时,为断腕再植手术增加了不小的难度。一般而言,离断的组织越少、受伤时间越短,手术成功率越高。
在快速完成各项检查后,该科主任周洪翔等共三名医生迅速为余先生实施手术。整个手术从下午三点持续到了晚上十点多,累计7个多小时,最终实现了患者腕部所有结构全部吻合。周洪翔介绍说,整个手术中,借助微镜尽量把能看到的微血管都接好。虽然很耗时,但也绝对不能慢,因为离断肢体长时间缺血,可能导致组织坏死。耐心地与时间赛跑,是这类手术的难点。目前,患者已经成功度过危险期,手部血运顺利重建,这意味着,腕部和手部的血液通畅,重新建立连接。后期还需要坚持进行功能锻炼,才能逐渐恢复手部功能。
新闻链接:http://app.ahrb.com.cn/ahsb/pc/con/201912/06/c128159.html